這棟房子,是女主人從小到大成長的回憶。經過十幾個年頭,如今有了自己的家庭,還有兩個小鬼頭,不變的是,選擇在這裡繼續生活。
房子原本的樣貌,都是過去裝潢師傅精雕細琢的成品,繁複的巴洛克天花線板、手工貼皮的實木衣櫥、大理石的樓梯、和風飾牆、金色的飾牆邊框、富麗堂皇的壁貼與前後呼應的電視牆櫃。想想在十幾年前,這樣的裝潢也價格不菲,連守衛伯伯都知道他們家的裝潢特別「厚工」。
記得木工師傅那天在拆電視櫃的時候,口中還唸著:「你看這一根一根小小的半圓形木頭,大概就跟鉛筆一樣粗,裝飾了整面電視櫃,可是一根一根花時間切出來,做上去的,真是"盈盈某代誌"..... .哈哈哈。」我們看著這些集合木工師傅的手工精華,內心忍不住讚嘆這些工藝之餘,它們其實龐大地佔據許多生活空間,無形中造成許多壓迫感。在決定必須拆除挪移出適當空間的同時,內心情感的部分又想保留它們曾經在這個家的一席之地,如何協調這看似矛盾的現實與回憶呢?
女主人是共學團的家長之一,其實在跟她討論的過程裡,特別順暢。同樣對老物的惜物之情,不隨便浪費的價值觀;另一方面,還有著格外開放的心態,有許多新的想法,也接受許多新的嘗試。在討論過程裡,她也總說不試試怎麼知道呢?於是我們也就順著這樣契合的頻率,大膽地試下去。
從玄關一進門便是餐廳,有個簡單的中島流理台,配合女主人的身高略微抬高,尺寸上除了方便料理以外,還特別延長,希望可以偶爾在上面用用電腦,順便看小孩。
{ Before }
▲ 媽媽煮菜視角
{ After }
我們把阻隔廚房內外的門與牆都拆掉了。將流理台轉了個方向,目的是希望可以面對餐桌做菜。為得可以看著自己家人做菜,即便用水槽還必須轉個身,沒有比較方便,但只要速度慢下來就可以解決。
換得一個可以跟家人一起互動的廚房,對我們來說,才是更值得下廚的理由。
開放式的廚房很多人擔心油煙的問題,但也許可以試問自己,如果用比較少油的料理,是不是減少油煙也讓家人吃得更健康呢?不過根據女主人的試用結果,我們的抽油煙機很給力,煮飯都沒什麼太猖狂的油煙味!
換得一個可以跟家人一起互動的廚房,對我們來說,才是更值得下廚的理由。
開放式的廚房很多人擔心油煙的問題,但也許可以試問自己,如果用比較少油的料理,是不是減少油煙也讓家人吃得更健康呢?不過根據女主人的試用結果,我們的抽油煙機很給力,煮飯都沒什麼太猖狂的油煙味!
其實這樣的廚房,百分之七十,都是舊物利用的成果。
我們將舊的廚房櫃體一一拆下,連抽屜五金、門片上的把手都不例外,眼前看到除了水波爐的電器櫃,上下櫃都是我們用原有的櫥櫃重組,重新排列組合成想要的配置,再加上新的面板,重塑而成。連檯面的人造石也不放過,重新切割、打磨,又是另一片天。還將原有的水槽洞、檯面長度不夠的地方,都是用我們珍藏的紫檀木地板混搭完成。順帶一提,這個廚房連水槽都是用舊的呢!有多少師傅看到都搖搖頭:阿!怎麼這樣搞。。。。
沒辦法,我們就是這麼任性又堅持要舊物重用!
我們將舊的廚房櫃體一一拆下,連抽屜五金、門片上的把手都不例外,眼前看到除了水波爐的電器櫃,上下櫃都是我們用原有的櫥櫃重組,重新排列組合成想要的配置,再加上新的面板,重塑而成。連檯面的人造石也不放過,重新切割、打磨,又是另一片天。還將原有的水槽洞、檯面長度不夠的地方,都是用我們珍藏的紫檀木地板混搭完成。順帶一提,這個廚房連水槽都是用舊的呢!有多少師傅看到都搖搖頭:阿!怎麼這樣搞。。。。
沒辦法,我們就是這麼任性又堅持要舊物重用!
{ Before }
▲ 可以跟家人一邊聊天,一邊煮菜的開放式廚房!
▲ 舊的櫥櫃筒身加上新的面板,重做的只有現在看到水波爐的櫃子喔!
▲ 不足的長度或是原有的洞口用倉庫珍藏的紫檀木地板混搭。
{ After }
當客廳不再有電視,沒有沙發,試圖留白卻反而更有色彩的空間。在客廳的牆上盡興塗鴉,大窗旁有一起看書學習的桌子,享受自然光,沒有任何窗簾的遮擋,因為窗外的變葉木就是最天然的窗簾。
▲ 很喜歡的貼紙作品,原本不想拆的,但打掃伯伯速度太快,只留下一部分。
{ Before }
▲ 窗外的變葉木便是最好的窗簾。
▲ 整個客廳都是我的遊戲場。
{ After }
一樓的大門原本還有內門,但為了通風與光線,長期都是開著。內門的位置擋著牆,讓玄關空間卡卡的。客廳原有的鋼琴,是設計時曾經懊惱的東西之一。有一天拿著照片在跟朋友聊天,當時的我還在思考,鋼琴要怎麼跟收納,與空間結合。他就無心地跟我說,何不把那片門拆掉呢?如果是他在彈鋼琴,希望那個空間是很純粹,什麼都不要有,只有鋼琴和他。就這樣靈光一閃,索性就把那片木門給拆了,把鋼琴靠牆,左右都沒有雜物,把畫面留給鋼琴,希望女主人在彈琴時,可以更專注享受,偶爾還有輕風吹拂的時刻。
{ Before }
▲ 有陽光與風的練琴空間。
{ After }
這個空間還有特別的地方,我們把華麗的天花板保留了一部分。舊有的客廳天花板比較高,餐廳的天花板比較低,空間顯得壓迫。另外,餐廳需要比較多的燈具與管線,所以拆除時舊也一併拆除,減低壓迫感;客廳的天花板則保留,換上新的燈具,又在新與舊之間找尋和諧兼容的可能。
回家,停好車,走上一樓,開門進入客餐廳,手邊就是樓梯。這個動線往往取代了一樓真正的大門,成為日常的出入動線。我們調整了這個動線的停留處 – 樓梯分隔客餐廳的小小凹陷處成了玄關,整合了視覺跟機能。樓梯扶手同時也能收納,而收納的部分也是活動且彈性的。
舊的扶手拆除後,很不幸地在拆處的過程裡,樓梯的大理石又碎了一部分。大理石的修補美容師傅,將原有拆除的洞口加以修復。用了好幾年的樓梯,在幾處多多少少有碰撞破碎的情況下,恢復了使用的機能,同時隱約顯現著過去扶手存在的痕跡。
舊的扶手拆除後,很不幸地在拆處的過程裡,樓梯的大理石又碎了一部分。大理石的修補美容師傅,將原有拆除的洞口加以修復。用了好幾年的樓梯,在幾處多多少少有碰撞破碎的情況下,恢復了使用的機能,同時隱約顯現著過去扶手存在的痕跡。
{ Before }
▲ 樓梯扶手兼組合式洞洞板收納牆,偶爾還可以爬上爬下!
▲ 扶手拔除的痕跡,大理石美容過後一樣閃亮亮~
{ After }
廁所的改造,是我最喜歡的部份。
有孩子的家長們,比較能了解浴室即便有乾濕分離,但還是常常被孩子們把水噴得到出都是。我們的想法是,既然沒有辦法解決被噴濕的機率,那不如讓地板可以快點乾,踩上去感受不會那麼阿雜,又相對安全。於是有了使用天然黑板岩的想法。另外把分隔的玻璃稍微抬高,水一樣可以透過空隙排水,少了傳統的乾濕分離條,當然也就不用清理那個家庭主婦最最頭痛,Silicon所藏汙的水垢與霉菌。
有孩子的家長們,比較能了解浴室即便有乾濕分離,但還是常常被孩子們把水噴得到出都是。我們的想法是,既然沒有辦法解決被噴濕的機率,那不如讓地板可以快點乾,踩上去感受不會那麼阿雜,又相對安全。於是有了使用天然黑板岩的想法。另外把分隔的玻璃稍微抬高,水一樣可以透過空隙排水,少了傳統的乾濕分離條,當然也就不用清理那個家庭主婦最最頭痛,Silicon所藏汙的水垢與霉菌。
原本悶熱擁擠的浴室,在我們將窗台微微外推,留出了可以坐的小檯面,小朋友可以坐著洗澡,也增加淋浴可以轉身的空間。外推的窗,還兼顧隱私跟通風的考量,原本社區的配置,讓人洗澡一定要把窗戶關起,否則就跟對面鄰居大眼瞪小眼。但一旦關起,洗澡時又格外的悶熱潮濕。
我們重新分割了窗戶,留設上層的氣窗,下層的玻璃也使用噴砂玻璃,特地將噴砂面朝外,因為外面還有小小陽台的空間,在室內洗澡也不用擔心一般噴砂玻璃面會因為淋濕而變得透明。
我們重新分割了窗戶,留設上層的氣窗,下層的玻璃也使用噴砂玻璃,特地將噴砂面朝外,因為外面還有小小陽台的空間,在室內洗澡也不用擔心一般噴砂玻璃面會因為淋濕而變得透明。
{ Before }
▲ 能夠換氣通風的浴室。
▲ 小朋友可以坐著洗澡,同時也是放沐浴用品的地方。
▲ 乾濕分離不用分隔條也不打Silicon。天然的黑板岩乾的速度快,還有種有格外親切的質感。
{ After }
另外一個浴室則因為原有的排水不良,拆除地板,以及把原有浴缸拆除,重新處理排水的部份。也拆除部分破裂的磁磚。一樣抱持著能用就繼續用的原則,為了配上原有磁磚的復古花紋,也是費了一番工夫。淋浴的分隔,我們將不鏽鋼板埋在地板裡,用排水坡度的分隔,處理了乾濕分離。同樣是為了減少地板的高地差以及避免使用 Silicon。
{ Before }
▲ 拆除完後留下上半部完好的磁磚。
{ Processing }
▲ 混搭磁磚。
▲ 埋在地下的不鏽鋼條乾淨俐落,同時分割洩水不同坡度。
{ After }
二樓是一家人的臥室區,也是睡前說故事的好地方。
為了讓室內空間更通透,預計拆除原先大面積的手工貼皮木飾牆和舊有的天花板。當初我們看見這木飾牆,便想著如何保留原本在這個房間的經典花紋 –那面看了十幾年的牆。事後我們便請師傅小心翼翼拆除、上框。變成一幅可移動式的畫掛。
為了讓室內空間更通透,預計拆除原先大面積的手工貼皮木飾牆和舊有的天花板。當初我們看見這木飾牆,便想著如何保留原本在這個房間的經典花紋 –那面看了十幾年的牆。事後我們便請師傅小心翼翼拆除、上框。變成一幅可移動式的畫掛。
{ Before }
{ After }
四樓是男主人的工作室,以及視聽室。
畸零的樓梯空間,轉化為出入口以及收納間。隔板與門的差距,也可以用來收納展示。
另一個重頭改造:實木電視櫃。舊的電視櫃是十幾年前父母買的,雖然不滿意電視櫃的顏色,但是用料扎實更不想枉費父母的心意。我們請師傅將面漆去除,露出原本木頭的顏色,還有原始的紋理,換了新的五金。費心地請搬家公司幫忙搬運,現在成為視聽室的電視櫃。柔和溫潤的色調,與地板質地相輔相成,簡單的空間,舒適放鬆的氣氛,正是男主人無論是工作與放鬆所需的空間。
{ Before }
▲ 原本樓梯轉上來的角落,作為收納空間。
▲ 扶手轉個方向,補一補,繼續用!
{ After }
-------------[ 番外篇 ]-------------
電視櫃大改造
▲ 原本電視櫃。
▲ 面漆去除,久到不想去算花了幾天。
▲ 從二樓搬到四樓,竟然總共10個人一起搬,必搬的決心。
▲ 好美好值得啊~
另外,男主人更突發奇想的希望我們可以重新利用二樓衣櫃拆下的門板。所以,我們把廚房吧台切剩的義大利薄板固定在門片的背面,搖身一變就變成了檯面,加上桌腳,便可與現有的書桌組合成L型工作桌了。
▲ 改造後的衣櫥。
▲ 將拆下來的衣櫥板重新利用,桌子下還看得見原有衣櫥的花紋。
在設計這個案子的過程裡,最難也最值得探討的是 --- 留下與捨棄。
我並非「斷捨離」的思想仰慕者,但我卻相當認同斷捨離的一個中心價值:「什麼東西是適合現在的自己」。以「自己」為出發點,去思考自己與物品間的關係。
在很多人讚賞舊物重用,是因為可以省錢、是因為想便宜。過往的經驗裡,我們必須很老實說,舊物再利用,往往並不會比重新做一個、重新買一個,要來得「省錢」。也許我們多花一點師傅的工錢,但實際上我們減少了廢棄物、減少資源浪費、還有那些生產過程背後的碳足跡,又可以給師傅與設計師相互切磋的機會,有時候甚至因此能延續傳統的工法、甚至是關於時間、歷史、文化的美。在這些轉換的過程裡得到的養分,才是我們真正想舊物重用的理由。
下次遇到同樣需要舊物重用的情況,你說,這真的是能用昂貴或是便宜來定奪的一件事嗎?
也許當下的「錢」是花得比較少,那關於「價值」呢?
還有另一件有趣的事,我也有深刻的體會。要思考留下與捨棄的,還有很多過去的生活習慣與價值觀。
一塊充滿坑洞被修補紋路填滿的木板比較美,
還是一個平滑工整的貼皮木板比較美呢?
一個油煙不會散逸到餐廳的乾淨好整理的廚房比較好,
還是輕食的開放式廚房與家人聊天好呢?
你會怎麼選?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