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9日星期四

慢慢玩,趣味小院。 case - 《桃園 Tama Tama 慢食堂》

慢食堂是認識五年的老朋友了,將待人的真切都放入真材實料的日式甜品裡。冬天的紅豆湯、夏天的挫冰,從車庫開始經營,再搬了兩次家,不變的是那股暖心滋味,還有決定落腳鎮三街角,結婚生子,開啟另一個家庭生活篇章的溫柔與堅定。

那天嘴饞,一定要吃到我最愛的甜味增糰子。一如往常來到這裡,與育騰聊聊天。他說起店裡的前院,苦惱著不規則卻又非常傾斜的高地差,在想是否有可能在這有個戶外平台,讓小孩可以玩耍、偶爾還可以辦辦市集、或是戶外音樂會。




{ Before }

育騰是個特別細膩的人,除了在乎店裡的氛圍,即便總是有絡繹不絕的客人,店裡的座位也不放太多,不是二手舊貨便是木作的傢俱,使用的質感特別講究,與原本的老房子相互輝映,質樸且不突兀,舒服簡單的燈光、沒有插座,讓每個人在空間裡都特別自在,一起用餐的感覺也更貼近彼此。

一如珍惜舊物的心,討論材料很快的有了方向:使用實木來做主要材料。

關於空間我們確定了以下三個想法

-制宜高地差

當我們Study的過程看見了Woven團隊在Slovakia創造的碗型平台。


參與這個Workshop的學生們,有了將一個物體放置於森林裡的想法,靈感來自於在島上透過森林的樹與長春藤枝枒望去,陽光下閃爍的天空,那樣獨特靈性的畫面。這個沒有特定標示,沒有方向性,而且“身分不明”的平台,給了大家自由想像怎麼去使用的空間。圓拱型的造型,亦坐亦臥,使用的人便很理所當然的與外在環境融合,自在放鬆。

我們希望慢食堂前院創造這個空間,是不要太制式而富饒趣味的。讓大人小孩都可以自己找出怎麼在這個空間逗留的方式。

另外兩個重點就是:

-動線是可以區隔排隊以及逗留、玩樂的地方

因為前院完全的不規則形,最長的地方有接近14M、最寬的為7.5M、入口與建築物的高低差將近1M,裡面還種了許許多多的大小樹木。因為高低差的關係沒有辦法放太多椅子,客人排隊的時候沒通常只能在院子裡走來走去,沒有辦法好好地停下來享受大樹、植物帶來的心情。所以,我們也重新整理了動線。新的動線讓客人排隊時,可以穿過不同高地的樹木,坐在不同高低的木平台上享受著太陽、樹木的悠閒氣息,也不會擋住排隊的人潮。大家在那個樹葉形狀的木平台,總是可以找到自己舒服的角落。

▲ 高低差讓出了行走的動線,以及排隊的動線。


▲ 原本高地差較多的地方為碗型平台,大門延伸出來的部分為平坦的平台。


-保留原本的老樹以及流浪貓的空間


▲ 將平台裡原有的樹木、植栽都留了下來。



▲ 一直跑,一直跑。
{ After }


由於眼前的不規則地形,電腦繪圖與測量也顯得徒勞。我們的設計圖變就都在這張紙上,直接在現場執行厲害的1 :1 模型製作吧。剩下的還得靠木工師傅的功力~


▲ 討論手稿。





{ Processing }







現在台灣很多有特色、具文化歷史的公園都換成了罐頭遊具。生命中多了兩個新生命,所以對於創造一個有趣的遊玩空間特別有感。希望可以創造更多互動且有趣的空間讓大家可以盡情地遊玩。也請大家可以關心一下『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特公盟)』他們在為民眾做的事。

[ 番外篇 ] _ 歷經波折的封邊

因為高差關係,一進門口的視線便容易落在平台面下的支架。育騰希望能修飾那個部分。我們想試試看不同材料,是否有比較不一樣的效果。



第一階段:麻繩封邊

小結:麻繩雖然可以放置戶外,但因為原本設定是要以綑綁的方式。在原本想像裡,麻繩的變化性多,繩子創造的縫隙也比較優雅。但麻繩本身因為比較沒有彈性,剛開始綁緊,久了卻會彈性貧乏,甚至變鬆。



第二階段:漂流木封邊

小結:漂流木粗細難以一致,一個不小心就變成原住民餐廳了......



第三階段:原木料封邊,完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