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4日星期一

新老手推薦閱讀 ─ 住得好樂活










住得好樂活
─ 打造一間對身體友善的自然家屋。

作者:佐光紀子
出版社:積木文化

書介請參考博客來連結

在某個曬書節發現這本書時,看著它簡潔手工藝味道的封面,第一印象以為它不過是前一陣子某個日本人趕著樂活話題的流行,硬是擠出些鄉愿式回歸自然的觀點來談「樂活」。「八成是那種高談回鄉種田有多好多好卻依然居住在大城市的作者吧。」心裡這樣想著,但為了湊滿特價門檻最後還是買了它,後來它在辦公室的書架就躺了一段時間,一直到我某天偶然打開它才知道自己發現寶了!

原來它不是在談回鄉蓋房子,而是很認真地檢視「住」這件事:
重新翻修一家五口在東京的房子。
一般我們提到裝潢、翻修,似乎都聯想到把舊換新、變換隔間、添加品味等等,但這樣就代表住起來舒服了嗎?

佐光紀子很認真確實地檢視家人的生活:
三個小孩總是在夏天窩在有冷氣的工作室,把媽媽工作的地方弄得亂七八糟;夏天不開冷氣不行,冬天不開暖氣不行,不但電費可觀,忽冷忽熱的空間讓小孩常常感冒;春秋兩季因為室內不夠通風導致櫃體、牆角結露發霉,小朋友飽受過敏困擾;有充分陽光的角落竟落在白天都不在家的小孩房,媽媽卻待在陰暗的房間工作;每到週末假日,全家大小都擠在同個小房間,結果變成在家待不久,寧可到賣場逛街、上餐館吃飯;住在都市哪裡有自然、綠意?開了窗也只是讓髒空氣進來而已,但關上窗又必須仰賴空調;...。

佐光媽媽其實點出了很多現代都市家庭早已習以為常的居住困擾,但她沒有輕易地甘願屈服,反而很認真地檢視和分析這些不舒服的成因,再用合乎他們經濟負擔的辦法改善住宅。最後連她自己也訝於成效,原來我們在這個房子可以便利快速增建的現代,都普遍低估了空間對人的身心影響。

好的住宅,理當是人和環境的緩衝媒介。
讓住宅緩和自然環境、氣候變化,住在裏頭的人們才不會與週遭環境脫節,又不至於暴露於天地之間受熱受凍。

為了達到這樣的理想狀況,佐光家做了很不一樣的翻修工程:
重點在地板、屋頂、門窗,拆了蓄熱體的圍牆,擴增了半戶外的空間,並且用心在住家增加綠意。佐光媽媽積極探討新的綠建材,拜訪了許多專業廠商,最後在有限的預算和人不離開住家的情況下,全家動員DIY,改善自己的家。最後空間改善了,住得舒服,家人感情也更緊密了。

書中可以看到日本各式各樣的專業廠商為了提升居住品質的用心設計,讓我們對於「綠建築」有了更明確的藍圖:
以人為本,順應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