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與土地的連結。長期在外地工作,終於要回台了。
這間房子是屋主小時候的住所,每一個角落都是熟悉的情感與記憶。透過翻新『舊家』不僅是連結過去的情感,更要傳達骨子裡的新價值:環境友善、低碳生活的責任宣言。
『風』自在地在空間中漫步、嘻笑;
『綠』在室內與室外的跳舞、呼吸;
『陽光』溫柔地撫摸桌椅、臉龐;
『雨』盡情落下。
即便在都市有限的生活空間裡,也要創造自然,喚起老房子重新呼吸的可能。
盡一己之力,為下一代著想。
這間房子是屋主小時候的住所,每一個角落都是熟悉的情感與記憶。透過翻新『舊家』不僅是連結過去的情感,更要傳達骨子裡的新價值:環境友善、低碳生活的責任宣言。
『風』自在地在空間中漫步、嘻笑;
『綠』在室內與室外的跳舞、呼吸;
『陽光』溫柔地撫摸桌椅、臉龐;
『雨』盡情落下。
即便在都市有限的生活空間裡,也要創造自然,喚起老房子重新呼吸的可能。
盡一己之力,為下一代著想。
---- 生活最純粹的樣貌 ----
雖然我們在設計之初總是會用上建築物理的分析,但是總覺得還少了實際數據的支持。再跟屋主討論後,我們決定用更精確的方式實踐責任的藍圖:綠能分析。於是我們邀請環境顧問公司,進一步分析空間的熱能、氣溫、風流動的紋理。我們得到這些數據後,針對分析的重點,著手規劃設計。規劃期間有更多的研究、相互討論與反芻。
如何把這些生硬的數據,轉化成柔軟而實用的設計,便是我們不斷琢磨過程當中的自我要求。
如何把這些生硬的數據,轉化成柔軟而實用的設計,便是我們不斷琢磨過程當中的自我要求。
---- Step 1. 第一階段 ----
( 圖: 易境永續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Before
After
▲ 原本房子把兩個室外陽台都挪用成室內空間,這次我們把陽台恢復成它原本該有的樣子,也復原了該有的機能。陽台讓熱風在屋外緩衝,不會直接撲向房裡。
▲ 陽台打開後整個心都開闊了,還多了一個屬於家人隨時透透氣的空間。
▲ 同場加映 : 陽台加了電腦架,家裡也可以是超天然辦公室。
▲ 根據浴室的空間特性把原在房屋中間的衛浴移至房屋西面,也就是西曬面。我們做了雙層牆,新牆有了空氣夾層,牆內設計了排水溝。同時解決原老舊牆面漏水問題,隔絕熱源的效果。
▲ 雙層牆的小圖解
▲把牆拿走了之後,房子中心的南北風便更有效地流通,視線完全的開放。客廳、餐廳、廚房都在一起,更容易看見生活的彼此。大人、小孩與狗兒,隨時都準備好放肆地聊天還有打滾。
▲ 玄關隔間牆的拆除,原本笨重感的樓梯,改用輕巧的設計,樓梯扶手一面是透氣的鍍鋅鐵網,另一面是進門便可以看見的綠色植栽,也圍塑出玄關的空間。
▲ 早上吃早餐的時候,陽光會沿著樓梯一起爬下來!
▲ 配合有反轉功能的電風扇,是冬夏交替的祕密武器!巧妙地引導風的流向,移往樓梯間達到煙囪效應,將熱風往頂樓排出。
▲ 將需要隔間的臥室至北面,讓南面有完整開窗,達到最大的進風量,客廳、餐廳以及廚房完整通風。而臥室開大面窗,若拉門關上時,可達到房間內自行迴風的功能。
▲臥室與客廳使用推拉門,可以將空間打開延展;關閉保有私密性。
想要讓跑跳的空間再變大些,就把門拉開、拉開、再拉開就好啦!
---- Step 2.第二階段 ----
有了初步的配置後,馬上又評估了以下項目
1.
氣流、氣溫、風速
2.
開窗檢討、建議
3.
屋頂、樓梯間的遮陽、隔熱
4.
裝冷氣的位置,怎樣才能達較好的冷房效果,
5.
隔熱建議,空調負載
6.
廚房的油煙、排熱建議
▲ 頂樓評估吸熱最嚴重區域(同時是樓下的客廳、廚房使用率高的空間),藉由屋頂花園的設計,八樓樓梯間屋頂與頂樓東北角也設計了薄層綠化的植栽,降低太陽直射的熱。
▲冷氣藉由風管的設計,可以將冷氣擺在較不遮蔽視線的位置,再將風引導到客廳。同時達到舒適的涼爽,而不是直接吹出來過冷的風。
---- 關於反省 ----
-RC材料比預計還容易吸熱,所以在屋頂要更周延地思考到隔熱面積。
-應把台灣常有的「紗窗」這件事也納入評估,算出的數值會比較正確。
-應把台灣常有的「紗窗」這件事也納入評估,算出的數值會比較正確。
-頂樓可規劃窗戶的空間有限,導致煙囪效應排出的風散出屋外不夠快。
曾經協助修復老屋的經驗,發現過去房子屋頂使用閩南瓦,屋頂本身因為用了三層瓦片排列方式,瓦片之間有了空氣流動的空間,讓屋頂本身就有了透氣的功能,形成小型微氣候,調節屋子的熱度。也許未來在設計上,可以利用相同的原理,彌補其他牆面開窗所受限的部份。文章參考 > 工事紀錄 - 三合院閩南瓦修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